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章 运输机 (第17/23页)
an-22更大的运输机。该机由安东诺夫设计局透漏研制,1982年12月26日完成首次试飞,1985年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,1986年1月交付使用,分别由俄罗斯的航星工厂和乌克兰的前进工厂制造。 an-124长69米,高20.8米,翼展73.3米,停放时高度与7层楼房相当,占地面积约为一个足球场,如果把机翼作为停车场,那么上面可以停放70量轿车。an-124配有4台涡扇发动机,起飞重量达405吨,比c-5高出25吨,最大载重为150吨,比c-5高出30吨。飞机不仅可以在土跑道及冰冻沼泽地上起降,而且前起落架的双轮和主起落架的前轮都可以转弯,大大提高了其灵活性。此外,an-124采用了多种新技术。例如,该机机身的1200平方米表面使用了5.5吨复合材料,比全金属材料减重2吨。 与c-5相似的是,an-124在机头、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,可分别在7分钟和3分钟内打开,并可兼做货桥,货物能贯穿货舱自由出入。而且an-124的前起落架也可以收起,使机腹贴近地面,装卸非常方便。飞机上层客舱可容纳88名旅客,下层主货舱长36米,宽6.4米,高4.4米,容积超过1000立方米,货舱顶部装有2个起重能力为10吨的吊车,地板上设有2部牵引力为3吨的绞盘车,运送坦克、装甲车、战略导弹、桥梁等大型军事装备都不在话下。在民用市场上,该机常用于运输飞机机身、火车车厢及大型战略物资。 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an-124在苏联解体时也难逃厄运。该机在基辅的生产线曾一度短暂中断,之后一直低速生产,直至1995年停产。至此,乌克兰共生产了19架(包括试飞原型机)an-124,俄罗斯生产了36架,共计55架。2005年,在民用市场的支持下,an-124才恢复生产。 “太空大战”遗孤an-225 迄今为止最大的飞机并不是an-124,而是最大起飞重量600吨、最大载重250吨的an-225“梦想”式运输机。 an-225是“太空大战”的产物,研制目的是为了运输“暴风雪”号航天飞机与其他火箭设备。由于时间紧迫,an-225以an-124为基础进行设计,主要对机身进行延长,涡扇发动机的数目增加到6个,机尾改为具有标志性的“h”形,目的是为了避开背负“暴风雪”号航天飞机时产生的乱流。an-225长84米,高18.1米,翼展88.4米。其货舱长43.5米,最大宽度6.7米,最大高度4.4米,最大载重250吨。除了其他运输机可装载的直升机、坦克等装备,an-225还可装载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或石油、采矿、能源等大型成套设备和部件,机背上还可负载超长尺寸货物,如直径7~10米、长20米的精馏塔,“能源”号航天器运载火箭等。如果完全用作客机,an-225可容纳1500~2000名乘客。 an-225一号机于1988年11月30日出厂,1989年5月12日完成了背负“暴风雪”号的首次飞行。然而,苏联此时恶化的经济情况已难以继续支撑昂贵的“暴风雪”计划,专门为此打造的an-225随即停止了生产,一号机也成为唯一一架an-225实机,二号机仅仅制造出零件。苏联解体后,该机由安东诺夫设计局所在的乌克兰接管,而乌克兰的经济能力也无法管理an-225,可怜的an-225被弃于工厂,机上零件甚至被拆卸下来用于制造其他飞机。 虽然an-225的产量屈指可数,但其卓越的运输能力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。2001年9月11日,an-225一口气创造了124项世界纪录,包括飞行高度2000米时载重253.82吨,载重250吨时爬升到10570米高度,在1000米封闭飞行路线载重250吨时飞行速度达到763千米/小时,等等。加上先前创造的世界纪录,an-225飞机在载重量、起飞重量、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等方面已累计创造了200余项世界纪录。 民用市场的转世重生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,既然运输机是“大大益善”,那么an-124、an-225这些巨型机怎么会被“束之高阁”呢?其实,运输机的运载能力需要与经济适用性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。随着运输机体积、载重的增加,其研制技术难度以及维护成本也迅速增长,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难度也随之加大。例如,航空发动机的功率需要大幅提升,机身和货仓地板材料需要量身定做,就连机场地面都需要特殊处理。 除了使用成本问题,政治环境更是an-124和an-225的灭顶之灾。幸运的是,两种巨型运输机的命运并未就此终结,反而在民用市场上焕发出新生。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,俄罗斯就研制了an-124的民用型an-124-100,也正是后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