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十五章大阴阳师  (第2/2页)
主,莫非特意为后世修行人,设计出所谓灵气?”    “只要存在能量,我这法门就不愁不能入门。”    “到这一步,可称之为鬼仙。”    第二关,是命关。    “通过体内五气流转,坚固肉身,使其逐渐脱离凡质。”    “坚如钢铁,生生不坏,水火不侵,穿墙透视······种种神通,可以自行开发,无非是法力蜕变,开始反哺肉身。”    “先前真火,仅能炼化下田,真火壮大之后,却要炼化肉身凡胎,成就无暇仙体。”    “自此寿元自主,不由天定。”    “自冥冥中,自行提炼寿元,浩劫不死,与世长存。”    “到此境地,可称之为地仙。”    第三关,初步定为九转六还。    九转六还,意为次数极多。    将法力不断蜕变,直至进无可进,进窥大道。    法力每蜕变一次,都距离大道更进一步。    “地仙之后,神仙、天仙、太乙、大罗、超脱,尚未实证。”    这门道法,总纲立意,已经修成。    然而除了第一步,其余都是假想,只停留在理论层面。    毕竟只是草创法门,由他那个世界的内丹术精华总结升华而来。    林正阳一步步实证,确认不伪。    略微顿了顿,林正阳又在小册子上添了一句    “金丹大道,的的确确,是真法,是上法,吾道号玄素,亲证亲悟,炼成真种,引燃真火,后世子孙见此,切勿轻忽!要之,要之!”    言辞恳切,只因为这门道法,他确实证验,并且走通了,是可行之法。    为免后世不肖子孙,以为伪经,特加此一句。    有心人可以仔细研读道书原本,前人批注,多有不愿后人埋没而特意留下。    真经伪典,前人早有验证,不是一句封建迷信就能一并而论的。    “吾于此处,将千百年来,仙圣隐语之秘,天机不可详说之处,为尔等泄之,切勿怠慢,切勿怠慢!”    一笔写完,丢下地去,林正阳默然肃立。    闭目沉思,呼吸之间,隐隐有我为宇宙中心之感。    浑身气机涌动,好似千百亿精微气机,穿度往来,与冥冥中交通。    内照下田,似有似无之处,那一点关窍,气机不断冲入其中。    真意存想此处。    轰的一下,好似闯入另一方小小天地。    有一方池水,清澈透明,其上弥漫一层淡淡白雾。    滴答,滴答,滴滴答答·······    气机汇聚,雾气湿重,竟然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牛毛细雨。    灵池之中,水位微不可查地上升。    就在此时,一点光明,圆坨坨,光皎洁,躺在池中,静静沐浴灵雨。    这就是真种子。    此时光明之中,隐隐形如中秋满月,其中隐隐有无数世界生灭不定。    此心此念,无非超脱之志,本是一点超脱之念,受胎衣裹挟,内外相隔,划分两重阴阳,久而久之抚育真灵,便成超脱之秘,谓之真种。    真种养成,光明常在,就是真火,是成道之基础。    下一刻,灵池蓄满,自然溢出,随之真种也悬浮而出,识海之中,顿时大放光明。    了断生死,不朽不灭,超脱古今的韵味,缓缓流淌而出。    与此同时,林正阳顿时心生感触。    以往曾经忘记的,亲自送走亲人时,那对生死的疑问········    熟悉的同学,一次大病之后,传来了死讯,那时心中对生死无常的感触·······    躺在病床上,意识不清,对长生不死的强烈渴望·······    由此信心苦志,研读道书的经历,走马灯式的,快速在眼前回顾,最后只留下一颗一以贯之的坚定道心。    泪水,夺眶而出。    看啊,我终于成了·······    室内,无风自鸣,空中隐隐传来钟鼓琴音,有法螺吹响。    天音阵阵,丝丝光芒,自身中而生,照出身外,背后显出一轮一人高满月轮。    无数真文,在空中旋转,明灭不定,有赤色,有明黄,个个带着道韵,八角垂芒。    无数奥义,在心头流淌,宛如活物一般,灵动。    缥缈的天音,身后满月之相,空中真文舞动,持续了十几秒。    之后,异象渐渐消散。    只有一阵清淡的暗香,浮动满室。    揣摩良久,林正阳睁开眼睛,从容安详。    “原来这就是生死之妙。”    再一联想,顿时了然    “晴明原来不曾死。”    到了此境,很多奥秘,自然领悟,如同本能。    此时此刻,他已经可称为大阴阳师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